会员中心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 |
当前位置:首页 > 供应信息 > 产品对比 |
消毒用品净化车间设计施工:乳制品净化车间设计施工 |
更新时间:2025-07-07 23:07:38 |
![]() 消毒用品净化车间设计施工浏览量:586 型号:10万级 品牌:全立森净化 消毒用品洁净卫生要求: 生产区内设置的各功能间(区)应按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合理布局,工艺流程应按工序先后顺序合理衔接。人流物流分开,避免交叉。 生产区各功能间(区)应配置有效的防尘、防虫、防鼠、通风等设施。 消毒剂、化学(生物)指示物、抗(抑)菌制剂、隐形眼镜护理用品、卫生湿巾、湿巾的生产企业生产车间包括:配料间(区)、制作加工间(区)、分(灌)装间(区)、包装间(区)等。 分装企业生产车间至少包括:分(灌)装间(区)、包装间(区)等。 生产区内应设更衣室,室内应配备衣柜、鞋架、流动水洗手等设施,并保持清洁卫生。 消毒剂和卫生用品生产企业更衣室内还应配备空气消毒设施和手消毒设施。洁净室(区)应设置二次更衣室。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皮肤粘膜消毒剂(用于洗手的皮肤消毒剂除外)、皮肤粘膜抗(抑)菌制剂(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剂除外)、隐形眼镜护理用品等产品的生产区应根据各自的洁净度级别按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要求合理布局。同一生产区内或相邻生产区间的生产操作,不得相互污染,不同洁净度级别的生产车间避免交叉污染。 洁净区的设计、建筑、维护和管理等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物料的前处理、提取、浓缩等生产操作工序与成品生产应在不同生产车间(区)或采取隔离等其他防止污染的有效措施。 对于有特殊卫生要求的产品,其生产车间还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隐形眼镜护理用品生产(包装除外)、分装应在10万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二)皮肤粘膜消毒剂(用于洗手的皮肤消毒剂除外)、皮肤粘膜抗(抑)菌制剂(用于洗手的抗(抑)菌制剂除外)等产品配料、混料、分装工序应在30万级空气洁净度以上净化车间进行。 净化车间应符合《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的要求。 相关规范: 《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2009 GB 50073-201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1110-2015 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T38503-2020消毒剂良好生产规范 乳制品净化车间设计施工食品净化车间设计施工 电气集团项目西安UPS不间断电源40KVA西安UPS不间断电源40KVA项目信息发布 小型剥壳机 剥壳机厂家 鸡蛋剥壳机供应卓精BSM-220.4万分之一电子天平 |
![]() 乳制品净化车间设计施工型号:10万级 品牌:全立森净化 乳制品清洁作业区空气净化要求: 乳制品包括液体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调制乳、发酵乳);乳粉(全脂乳粉、脱脂乳粉、部分脱脂乳粉、调制乳粉、牛初乳粉);其他乳制品(炼乳、奶油、干酪等)。 车间内应区分清洁作业区、准清洁作业区和一般作业区。 清洁作业区包括液体乳灌装间、湿法工艺的喷雾干燥塔出粉口区域、干法工艺的配料和混合区域、包材暂存间、裸露待包装的半成品贮存、充填及内包装车间、牛初乳粉生产、包装车间等。 厂房内设置的检验室应与生产区域分隔。 更衣室应设在车间入口处,并与洗手消毒室相邻。进入清洁作业区的更衣顺序为换鞋、更一更工服(或不更)、手消毒(或洗手和手消毒)、更清洁工作服、手消毒。更清洁工作服的房间的空气洁净度应达到清洁作业区的要求。清洁作业区的入口应设置二次更衣室,进入清洁作业区前设置消毒设施。二次更衣后,需经过互锁式气闸室或风淋室进入清洁作业区。 生产企业应根据需要在生产及辅助车间配备空气调节和净化系统,使温度、相对湿度与生产工艺相适应,保证空气由清洁度要求高的区域流向清洁度要求低的区域,并形成一定的压力梯度。空气净化系统运行情况应按规定进行检查维护,有运行记录。 清洁作业区的供风系统应独立设置,采用初效、中效、高效(亚高效)过滤器三级过滤,保持清洁作业区室内正压。 对于通过风动管道运输的原料或产品进入清洁作业区的空气,需要设计和安装适当的空气过滤系统。 普通液体乳,乳粉清洁作业区空气净化一般按30万级设置;发酵乳,干酪生产清洁作业区空气净化按10万级设置 清洁作业区空气中的菌落总数分别应控制在30CFU/皿以下(按GB/T18204.1中的自然沉降法测定),并提交有资质的检验机构出具的空气洁净度每年的检测报告。 清洁作业区内部隔断、地面应采用符合生产卫生要求的材料制作。 企业制定准清洁作业区的空气洁净度控制要求,并定期进行监控。 表5 乳制品生产清洁作业区动态标准控制表 项目 内容 控制要求 检测方法 监控频次 微生物 空气浮游菌(动态) ≤300cfu/m3 GB/T 16293 1次/周 空气沉降菌(动态) (cfu/Φ90mm) ≤64cfu/4h GB/T 16294 1次/周 静态监测 监测频率按照企业生产实际需要进行 压差 清洁作业区与一般作业区之间 通过压差计测量 ≥10Pa 2次/班 换气次数 通过测定风速验证换气次数 通过风速仪测定 ≥12次/h 更换高效过滤器时或1次/月 温度 — 通过温度表测定 18-26℃a 2次/班 相对湿度 — 通过湿度表测定 ≤70% 2次/班 说明:换气次数通过风速进行转换后测定。计算公式为:N=3600SV/A,监测时通过风速计算,其中,N:换气次数(次/h)、S:风口通风面积(m2)、A:车间容积(m3)、V:测得风口平均风速(m/s)。换气次数适用于层高小于4.0m的清洁作业区。层高4.0m以上的清洁作业区可适当调整换气次数,但应确保清洁作业区的洁净度。 a有特殊要求时,按规定。 1.表中各数值均为平均值,单点最大值不宜超过平均值的两倍。 2.动态监测时可使用多个沉降皿连续进行监控,但单个沉降皿的暴露时间需要大于30min,小于4h,按实际时间计算沉降菌。 3.静态监测控制要求:空气浮游菌≤150 cfu/m3,空气沉降菌≤4cfu/30min/φ90mm。 相关规范: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GB 14881-2013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2020 GB 50687-2011食品工业洁净用房建筑技术规范 GB 50073-201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1110-2015 洁净厂房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19-2015 工业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243-2016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016—2014(2018年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998—2014 乳制品厂设计规范 |
![]() |
推荐产品 | ![]() |
![]() |
|